手机版 有气没力网
上图的德国全国风电出力误差统计,比单个风场平均约20%的误差要小太多了。
相比之下,中环股份在单晶上的布局比隆基要慢,在2017年之后才开始大规模扩产。中环股份2017年之后能够实现大规模投资扩产,是因为市场已经证明了单晶的成功。
江亚俐认为,从长远来看,光伏市场增长空间仍然巨大。早在2015年8月,中环就和SunPower公司合资成立了东方环晟光伏(江苏)有限公司,2017年2月引进了SunPower高效叠瓦组件技术,来推动5GW高效叠瓦组件项目投资、建设。晶科能源是全球最大的组件生产商,同时拥有自己的电池、硅片产能,与隆基股份的产品结构相反,晶科组件产能最大,电池、硅片产能较小;隆基则是硅片产能最大,电池、组件产能较小。中环股份在半导体行业的积累更深,前身可追溯到1969年成立的天津市第三半导体器件厂,之后又顺势进入太阳能行业,截至目前,太阳能板块收入占中环股份9成以上。仅有约2成产能多晶组件符合这一标准,而单晶组件则普遍在标准之上,单晶组件在领跑者项目具备了相对优势。
但隆基越来越大的电池产能,实际上已经与通威产生竞争。隆基乐叶副总裁唐旭辉表示,光伏在全球大部分地区已经是最经济电源。根据多个电池、组件厂商反馈的信息,为兼容166mm硅片,1GW电池产线改造成本约在2000万元,1GW组件产线改造成本约在2500万元。
过去的5年里,隆基股份通过对单晶前景的预判,从2014年起大胆布局下游,并大规模扩产,其商业决策力和执行力令业界印象深刻。中环股份与SunPower公司合作多年。不过沈浩平说,中环股份员工收入的中位数在行业里名列前茅。沈浩平透露,2012年之后,中环花了很大的精力去把半导体行业的8英寸硅片做好。
沈浩平说,硅片产能过剩,需要担心的可能是隆基、中环之外的硅片生产商。两家同时宣布了庞大的硅片扩产计划,在可见的将来,隆基、中环两家的硅片产能在全球硅片市场中的比例还将进一步提升。
但如果太阳能行业整体不景气,一体化模式就会反过来加大公司运营的压力。中环股份在硅片下游的电池、组件少有涉足。这份协议同时还承认了双方的势力范围:隆基鼓励通威在高纯多晶硅领域做强做大;通威鼓励隆基在硅片领域做强做大。沈浩平说,这也是国有企业领导人的悲哀,一定要市场上有人证明成功了,才能去做,而不是杀出一条血路。
在多晶市场被单晶吞食之后,隆基股份、中环股份这两家单晶巨头已占据全球硅片产能的半壁江山。隆基股份多次公开表示,硅片的扩产目标是在硅片市场占据40%-45%的市场份额。隆基股份在2个月前的上海SNEC光伏展上首次发布了166mm尺寸的M6硅片。东方日升是坚定的看多派。
中环股份动作稍慢,但扩产一样迅猛。隆基股份最早公开发声,预言单晶将替代多晶,但也没有意料到单晶的潮流来得如此迅猛。
但短期来看,至少2023年以前,由于单晶硅片厂商的快速扩产,单晶硅片产能过剩将开启单晶厂商之间的价格竞争。东方日升在浙江义乌投资的5GW组件新产能,目前已投产1.5GW,预计今年第3季度再投产1.5GW,都可以兼容210mm硅片。
一般来说,新硅片的尺寸变得越大,收益更高,下游电池、组件的改造费用也会更高,硅片生产商必须考虑到下游电池、组件生产商的接受程度。沈浩平也多次公开表示,中环股份是一家技术驱动的公司,推崇工程师文化。2016年,中环加快扩产节奏,开始推进4期项目,并在次年逐步投产。到2019年,单晶在太阳能市场的比例在中国、全球都超过了50%,这一趋势还在持续演进。业内对210mm硅片的前景存在巨大分歧。中环210mm硅片推出后,电池厂商通威股份、爱旭科技新投产的电池产线都宣布能够兼容210mm硅片;组件厂商东方日升、天合光能都推出了基于210mm硅片的组件新品,由于采用了210mm硅片,组件功率都达到了500W。
从2000年-2005年,隆基的主要业务是半导体材料、设备的开发、制造和销售。相比之下,中环与保利协鑫的合作则密切的多。
沈浩平对此也有反思,他说,中环的技术没有和商业决策和市场执行力很好的结合起来。每个制造商都希望通过更大尺寸硅片来占领市场的制高点。
但在多晶市场逐渐被单晶吞食干净之后,这两家硅片巨头的碰撞似乎已不可避免,尺寸上的分歧已经带来了产业的分裂。通威股份战略入股隆基股份宁夏银川15GW单晶硅棒和切片项目,入股后持有该项目30%股权;隆基股份按照对等金额战略入股通威股份包头5万吨高纯晶硅项目,入股后持有该项目30%股权,双方同时承诺采购向对方采购相对应的多晶硅、硅片。
中环股份2017年之后能够实现大规模投资扩产,是因为市场已经证明了单晶的成功。彼时,以隆基股份董事长钟宝申为代表,隆基多名高管公开表达观点,认为单晶将在不久的将来取代多晶,成为市场主流。时至今日,隆基在电池、组件市场的地位已经举足轻重。166mm硅片是现有电池、组件产线能兼容的最大尺寸硅片,相比158.75mm硅片可以带来更大的收益,但同时也需要不菲的改造成本。
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和隆基的竞争,沈浩平说,市场足够大,完全容得下两家企业。到了2017年,是12英寸大硅片技术突破的关键期,解决了12英寸大硅片的技术框架后,中环才集中全力去把太阳能硅片做大做强。
中环股份的资产周转率要明显低于隆基。同年11月,隆基收购浙江乐叶科技有限公司85%股权,并将其定位于自身的电池、组件研发、制造、销售平台,开始大规模向下游扩张。
2014年上半年,带着对单晶电池、组件市场潜力的判断,钟宝申和李振国陆续拜访了国内的几大组件生产商,游说他们扩大单晶电池、组件产能,没有得到积极反馈后,隆基下定决心发展自己的电池、组件业务。协鑫集团内部人士表示,围绕中环股份的210mm硅片,保利协鑫的切片机已全部改造可以切割210mm硅片。
但这一局面正在发生变化。唐旭辉认为,中国过去新能源的发展一直是依靠增量市场,每年的电力需求在增长,新能源在发展,火电也在发展,但是在电力需求放缓的背景下,以现在新能源的规模,要再保持高速增长,需要开始触动存量市场,去替代火电。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普遍效率较低,做同样的事,很可能成本要比民营企业要高。晶科能源是全球最大的组件生产商,同时拥有自己的电池、硅片产能,与隆基股份的产品结构相反,晶科组件产能最大,电池、硅片产能较小;隆基则是硅片产能最大,电池、组件产能较小。
去年,多位业内人士均认为,单晶替代多晶是趋势,但多晶不会消亡。中环的产能布局,只看隆基。
2015年之前,单晶在中国市场占比不足5%,2015年这一比例迅速上升到了15%。单晶替代多晶的浪潮以及光伏市场每年的快速增长,使得单晶硅片供不应求,中环股份、隆基股份忙于扩产满足下游需求。
2019年后投资的拉晶炉可以升级兼容210mm硅片,切片机要专门就切割210mm定制,2020年后投资的切片产能才能匹配210mm硅片。在单晶替代多晶的历史潮流中,隆基股份、中环股份一跃成为全球顶尖的硅片生产商,并主导着太阳能产业链的发展方向。
Copyright (c) 2018-现在 XML地图html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. 国企一般有工资总额限制,每年增长有限,国企员工待遇往往低于同业顶尖的民营公司,这可能引发人才流失。SMS接码-实卡接码平台 企业网站源码 pbootcms教程 八戒站长 空间域名 海纳吧 三合一建站 多城市分站1